一、工作簡況
(一)立項情況
按照《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關于征集2023年度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的通知》(內市監標準字〔2022〕659號),內蒙古自治區震災風險防治中心(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工程研究勘察院)完成了《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數據庫規范》項目建議和草案起草工作,根據《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關于下達2023年第一批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內市監標準字〔2023〕353號),《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數據庫規范》地方標準制訂已通過立項審查。
(二)提出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
(三)歸口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
(四)起草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震災風險防治中心(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工程研究勘察院)
二、制定標準的目的和意義
地震安全性評價的結果在社會經濟發展規劃、防震減災對策的制定等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為了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標準、文件的要求,也為適應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對地震安全數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規范自治區內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數據庫建設,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編制了《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數據庫規范》,來指導和規范區評工作中數據庫建設,加強成果推廣應用和成果管理。
本標準為內蒙古自治區第一部關于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數據庫的規范,填補了內蒙古自治區內相關行業領域的空白。制定《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數據庫規范》,有利于統一數據內容和格式,保證入庫數據的條理性、完整性、準確性和一致性,從而規范全省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數據庫的建設;有利于提高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質量,進而減少地震災害風險;有利于數據成果與其他數據平臺的共享應用,有助于內蒙古“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藍圖”及服務型政府的創建,更好地服務于工程建設。
三、制定標準的原則和依據,與現行法律法規、標準的關系
(一)標準編制原則
1.規范性原則
本標準的結構、文體、術語和形式遵循一致性原則。本標準中各4部分相關要素和層次的設置與否,章、條的編號、排列順序,標題表述等盡可能保持一致。相同的條款盡可能使用相同的用語,類似的條款使用類似的用語,同一個概念使用同一個術語。
2.易用性原則
本標準核心條款的設置參照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成果報告章節的設置,內容遵循邏輯條理、表述清晰的要求,便于理解和使用。各章、條、術語條目、表等都設有編號,方便這些內容被其他文件引用。
3.協調性原則
本標準遵循《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大綱(試行)》(中震防函〔2019〕21號)、DB37/T3646—2019《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技術規范》的要求。與DB/T65—2016《1:50000活動斷層填圖數據庫規范》的數據類型、值域范圍等相協調。
4.標準主要內容的確定依據
本標準規定的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數據庫數據內容要求依據DB37/T3646—2019《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技術規范》《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大綱(試行)》(中震防函〔2019〕21號)中對于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技術內容的要求。
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數據庫數據字典要求依據實踐要求,同時在一些具體細節方面參考了GB/T 958-2015《區域地質圖圖例》、GB17740《地震震級的規定》、GB/T17742《中國地震烈度表》、GB18306《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55002-2021《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DB/T65-2016《1:50000活動斷層填圖數據庫規范》、DB37/T3646《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技術規范》的相關內容。
(二)與現行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標準的關系
本標準的制定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內蒙古自治區防震減災條例》《內蒙古自治區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條例》《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大綱(試行)》(中震防函 〔2019〕21 號)等法律法規及政策性文件的要求,與DB37/T3646—2019《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技術規范》是協調一致的。目前在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數據庫方面,尚未有相關國家、行業標準發布,本標準與相關國家、行業標準保持協調一致不沖突。本標準在制定過程中未查到同類國際標準。與本標準相關的標準包括:GB/T958-2015《區域地質圖圖例》、GB17740《地震震級的規定》、GB/T17742《中國地震烈度表》、GB18306《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55002-2021《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DB/T65-2016《1:50000活動斷層填圖數據庫規范》、DB37/T3646《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技術規范》、GB/T22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GB/T14911-2008《測繪基本術語》、GB17741-2005《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GB/T36072《活動斷層探測》、GB/T40112-2021《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規范》、GB/T41453-2022《地理信息權限數據字典》、GB50021《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T50269《地基動力特性測試規范》、JGJ83-2011《軟土地區巖土工程勘察規程》《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大綱(試行)》(中震防函〔2019〕21號)。
四、主要條款、技術指標、參數的說明
《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數據庫規范》充分考慮了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與建設工程聯合審批制度及內蒙古自治區標準建設的接軌,既要保持技術上先進性、合理性,也必須兼顧適應新形勢下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的需要,體現新的可操作性的需求。
(一)適用范圍
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數據庫建設。
(二)主要技術內容
本標準包含目次、前言、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基本要求、數據項表示、數據內容及數據字典、參考文獻等章節,規定了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數據庫的入庫數據范圍、數據庫命名、原始檔案命名、數據管理、數據項表示、數據內容及數據字典的要求
1、項目基本信息數據
項目基本信息的數據內容包括項目名稱、承擔單位等項目最基本的信息和工作量的信息。
2、區域地震活動性和地震構造評價數據
主要包含區域地震活動性和地震構造評價相關的數據內容。此條細分為10個二級條。包括成果圖基本信息、主要斷裂的活動特征、地層等內容。
3、近場區地震活動性和地震構造評價數據
主要包含近場區地震活動性和地震構造評價相關的數據內容。此條細分為8個二級條。包括成果圖基本信息、主要斷裂的活動特征、地層等內容。
4、目標區斷層勘查和活動性鑒定數據
主要包含目標區斷層勘查和活動性鑒定相關的數據內容。此條細分為10個二級條。包括物探測線分布、斷點分布、主要斷層活動性特征等內容。
5、目標區地震工程地質條件勘測數據
主要包含地震工程地質條件勘測相關的數據內容。此條細分為8個二級條。包括鉆孔基本信息、鉆孔詳細信息、工程地質剖面等內容。
6、目標區地震危險性分析數據
主要包含地震危險性分析相關的數據內容。此條細分為3個二級條。包括基巖水平向地震動衰減關系系數、控制點基巖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和反應譜等內容。
7、目標區場地地震反應分析數據
主要包含場地地震反應分析相關的數據內容。此條細分為10個二級條。包括基巖輸入加速度時程、鉆孔土層模型參數、場地規準反應譜等內容。
8、目標區地震地質災害評價數據
主要包含地震地質災害評價相關的數據內容。此條細分為5個二級條。包括砂土液化分區、地表破裂帶、軟土震陷分區等內容。
版權所有: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 All rights ? Inner Mongolia mining development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網站標識碼:bm53050001 主辦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 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哲里木路80號 電話:0471-3120640 蒙ICP備09004858號 蒙公網安備 15010202150736號